「這世界上本來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們只是比較明顯;但其實每個人又都一樣,都想被認可,想被看見,想要有自信。」

- 創始人 / 導演 潘瑋杰

因兒時高燒導致左手萎縮的潘瑋杰,因為自己的不同,從小遭遇走不出來的陰霾,甚至被嘲笑失去自信,開始怪父母親為何要把自己生成這個樣子。然而,在父親潘孝仁的建議下,潘瑋杰加入台灣唯一的身障棒球隊「戰神隊」,重新找到生存的希望,開始希望幫助更多跟他一樣的朋友,並與潘孝仁理事長偕同戰神隊隊員開始籌組『中華民國身障棒壘球協會』,甚至拍攝關於戰神隊的紀錄片,開始成為協會創始人努力推展台灣身障棒球發展。
「因為我們走出來,所以要讓更多人一同走出來」我們期盼未來身障棒球不是只有肢體障礙的運動,而是每種障別都有享受生命的權利,讓身障者不受平等的靈魂,能在球場上重新找到生存的價值。

緣起​

ORIGIN

身障棒球運動起源於日本,在日本已廣泛流行,且發展穩定已有三十多隊,日本身障棒球聯盟期望推廣此運動為國際性運動:

  • 2005年|日本身障棒球聯盟球員吉川清隆先生開始在台灣推廣身障棒球並扎根。
  • 2011年|成立了台灣首支身障棒球隊「戰神隊」,固定每周假日練習比賽。
  • 2013年|由潘孝仁及潘瑋杰父子帶著要與更多人走出來的理念成立身障棒壘球協會。

宗旨

PURPOSE

協會積極的在國內各地推廣身障棒球而奔走,希望可以為更多身障朋友提供更棒的舞台盡情發揮,達到不被「缺陷」定義住的人生;而這些故事,能讓更多希望的種子,於台灣這塊土地上散播扎根,影響的不只是身障朋友,還有一般朋友也能獲得正面力量外,更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

本會概況​

GENERAL SITUATION

  • 本會旗下的身障棒球『戰神隊』,球員來自台灣各地,最遠甚至金門每周飛來打球。每周固定練習或比賽,由北至南於各大社會乙組與一般人及聽障等球隊交流,讓身障朋友有個可以證明自己的舞台。
  • 本會每年固定舉辦「出口盃」軟式棒球盃賽,融合不同族群:聽障棒球隊、女子棒球隊及身障棒球隊,一同於扇形的棒球場上享受陽光,讓更多人理解「運動是人人平等的權利」。
  • 本會每年固定舉辦「天使盃」智能障礙棒球體驗賽,為身體適應性及協調極為不佳的智能障礙朋友讓,這些不一樣的聲音能有相同的平台,希望能使更多身障朋友能活出自己的驕傲,也希望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的體育精神。
  • 本會每四年固定代表台灣參加日本所舉辦的「世界身障棒球大賽」,已於2006、2010、2014與2018年共參加4屆,並於第四屆拿到季軍。
  • 由本會創始人潘瑋杰導演,拍攝《出口》及《出口:夢想肢戰》身障棒球紀錄片,並於各項影展、校園及各單位演講播出,已巡迴百場以自己走出來的經驗,期望讓更多人重新定義生命中的不完美,進而幫助每位不一樣的朋友。
  • 本協會秉持著讓身障朋友可以有自己的專屬棒球場,因此在洪佳君議員的協助下,集結中華民聽障棒壘球協會、中華民國腦性麻痺協會、閃電盲人棒球隊一同籌蓋球場,希望未來不用再東奔西走到處借不符合身障朋友使用的球場,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專用地方,可以盡情發揮,於台灣這塊土地上散播扎根,讓更多人看到身障朋友的需求。未來也期盼可以邀請世界各國的身障朋友來台比賽。
  • 本會積極於各大媒體曝光,各家新聞大肆報導,並持續增加中。

本會獲獎紀錄

AWARD RECORDS

  • 2010 參與「第二屆世界身體障害者野球大賽」 季軍
  • 2012 參與「中華職棒例行賽」開球嘉賓
  • 2013 – 2019 舉辦「出口盃」特殊族群棒球大賽第一屆至第六屆(2015 年未辦)
  • 2014 參與「中華職棒明星賽」領唱國歌
  • 2017 《出口:夢想肢戰》台灣身障棒球紀錄片發表
  • 2018 參與「中華職棒明星賽」表演賽嘉賓
  • 2018 參與「BOTY 街舞大賽」開幕嘉賓
  • 2018 參與「第四屆世界身體障害者野球大賽」 季軍
  • 2018 協辦「LLB 挑戰者盃身障兒童公益棒球賽」
  • 2018 參與「第四屆世界身體障害者野球大賽」 季軍
  • 2019 舉辦 108 第一屆「天使盃」身障棒球體驗賽
  • 2019 第二屆「LLB 挑戰者盃」身障兒童公益棒球賽
  • 2019 協辦「第二屆罕病趣味棒球體驗營」
  • 2020 第二屆台灣義行獎入圍

協會組織​

ORGANIZATION

理事長 潘孝仁

創始人 潘瑋杰

副理事長 黃瑞源

常務監事 黃純琇

監事 詹仕榮

監事 邱樂仙

理事 詹銘鴻

理事 吳承翰

理事 朱廣霖

理事 汪松威

理事 陶賢正

理事 林青揚

榮譽顧問 吉川清隆

榮譽顧問 陳賢蔚

榮譽顧問 王惠民

團體會員

MEMBERS

民國 81 年大家對「腦性麻痺」症狀幾乎完全陌生,許多患者甚至找不到原因被安置在家中從未出門,當時有一群家長、相關領域專家及社會人士於是組成了「中華民國腦性麻痺協會」。
民國 81 年 6 月 21 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禮堂舉行協會成立大會,並推舉前歷史博物館館長、台北市教育局長毛連塭擔任第一屆理事長,會務於焉展開,並陸續舉辦一系列之社會關懷活動與服務工作,逐步擴展至就醫、就學、就業及權益倡導等方面。
因深感早期療育對腦性麻痺孩童的重要性及影響,86 年推動成立國內第一所專為腦性麻痺孩童提供服務的「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同舟發展中心」,服務 0-6 歲幼童,除每日各項治療並給予生活自理、教育、認知及團體相處的訓練,也為孩子學前啟蒙以及進入小學的教育做準備。
89 年開始辦理電子小舖—電腦職訓班,提供腦性麻痺就業服務,並於 91 年 5 月在披荊斬棘的困境中正式成立電腦工作小站—庇護工場,提供腦性麻痺人士一個庇護性的訓練與工作場所。由於服務身心障礙者就業成效良好,100 年成立「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中心」,繼續提供優質之服務。104 年承接台北市社會局「臺北市大同發展中心」日托機構,並採用「以家庭為中心」模式,提供腦性麻痺 0~6 歲兒童與 18~65 歲成人的日托服務。107 年 3 月 1 日起承接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經營管理的「臺北市三玉啟能中心」,此為全日型的住宿生活照顧機構,提供 18~65 歲第一類、第七類或第一類合併第七類重度以上身心障礙人士之服務。

成立於 2010 年 2 月 26 日,為參與 2010 盲棒春季盃成立,秉持「傳承」為球隊成立思想為中心,用開心打球、認真比賽的態度來享受盲棒,除了練球平時也會不定期舉辦集體出遊與慶生活動。
因為有一群堅持且不計算得失的傻瓜球員與志工,所以閃電家族有很多快樂能量。我們希望召集各方想法相同、志同道合的好友共同參予這個有趣的成長團隊,期望讓更多人認識盲棒、了解盲棒、參與盲棒。

Scroll to Top